法条搜索 咨询
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头条 > 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哪个效力大?

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哪个效力大?

来源:律科网整理 2025-01-13 17:35:44 人看过
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哪个效力大?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属于同一效力位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如下:如果出现冲突的话,由下面的方式进行选择地方性法规或者部门规章:1、先由国务院裁决,如果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则适用地方性法规的相关规定;2、但是若国务院认为应适用部门规章,则需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PS:我国法律体系的法律位阶共有五级,分别是: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

  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哪个效力大?

规章

  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属于同一效力位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如下:如果出现冲突的话,由下面的方式进行选择地方性法规或者部门规章:

  1、先由国务院裁决,如果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则适用地方性法规的相关规定;

  2、但是若国务院认为应适用部门规章,则需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PS:我国法律体系的法律位阶共有五级,分别是: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法律规定:

  1、《立法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2、《立法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政府规章哪个大?

  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政府规章相比,法律效力的大小,有两种情况:

  1.省级地方政府规章与国务院部门规章的位阶相等;

  2.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法律效力小于国务院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原因分析:

  《立法法》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另外,本法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这两条法条表明,在一个省的范围内,省级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比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位阶高,而省级地方政府规章与国务院部门规章的位阶相等。

  在一个省的范围内,省级地方政府当然处于领导其下级地方政府的地位,即省、自治区政府的权力大于较大的市的政府,这也就决定了省级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的位阶比较大的市的要高;而从我国行政级别来看,省级地方政府和国务院部门都属于省、部级单位,两者的权力位阶相当,分不出高低,因此它们制定的规章也具有相同的位阶,尽管它们各自的效力范围是不同的。

  在实践中,如果省级地方政府规章与较大的市政府规章相冲突,则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如果省级地方政府规章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则依据《立法法》第八十六条第三项的规定由国务院裁决。

  法律依据:

  《立法法》第八十九条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第九十一条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发生冲突?

  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发生冲突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十六条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严正申明:未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本站出处链接,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近日有不法分子严重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
  • 有抑郁症可以撤销婚姻吗?2022民法典对可撤销婚姻的规定

    2021-11-29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生活压力是比较大的,过大的压力可能会造成抑郁症的出现,抑郁症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精神疾病,那么有抑郁症可以撤

  • 信用卡逾期三个月还不上怎么办?信用卡逾期被列入网逃怎么办?

    2021-12-05

      信用卡逾期三个月的话,持卡人将面临不利后果,包括被高额罚息,被列入征信名单,如果数额较大可能会被银行起诉,面临法院强制执行的后

  • 2022年公务员涨工资最新消息:公务员工资套改等级标准对照表

    2021-12-05

      因为比较稳定,福利待遇也比较好,所以公务员一直是大家比较向往的一个工作,所以近年来,许多人投身于公考大潮。最近有人向小编咨询关

  • 2022年退休人员涨工资最新消息:退休职工涨工资怎么算?

    2021-12-05

      据悉,退休人员将在或将有望领取到新的工资标准。那么,退休人员涨工资在是否有望呢?有关退休人员涨工资的最新消息是什么呢?2022年退休

  • 单位行贿多少钱可以定罪?单位行贿罪一般要怎么判刑?

    2022-01-12

    行贿,在现如今的社会已经很普遍了,有些人为了办事方便一点,会给有关机构送点礼或者送点钱,这样办起来事来的效率会很高,但有些人还是担心被人揭发,带有牢狱之灾,所以,单位行贿多少钱可以定罪?单位行贿罪一般要怎么判刑?接下来,请看律科网小编收集的资料。单位行贿多少钱可以定罪?对单位行贿罪立案标准对单位行贿涉嫌下列情节之一的,应予定罪:(1)个人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2)个

  • 做虚假广告会构成犯罪吗?公司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2022-01-12

    有时候,企业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好的销售出去,在进行宣传的时候就没有实事求是,而是采取了一定的虚假手段,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骗取了消费者的信任,这样虽然可以增加销量,但对企业的声誉影响却是很大的。而对于企业虚假宣传的行为,其实我国也是会作出处罚。那究竟企业虚假宣传如何处罚呢?下面就让律科网小编来为你做详细解答。做虚假广告会构成犯罪吗?会的,虚假广告罪包括广告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

  • 盗窃罪可以私了吗?盗窃罪报警了能私了吗?

    2022-01-14

    盗窃罪通常是盗窃财产和物品,如果他人进行盗窃,受害者已经报了案,但是再之后与盗窃者已经进行了私了,这个时候是否可以不进行追究了?相关的规定是怎样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律科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盗窃罪可以私了吗?盗窃数额达到立案标准就会进入公诉程序,即使私下赔偿也依然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

  • 公务员贪污多少开除公职?贪污多少可以判死刑?

    2022-01-1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官员,被查出在职期间由于贪污腐败一共查处多少钱,对于中国贪污罪来说已经严重的破坏了社会秩序。对此国家部门一直以来也是严厉打击,下面律科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贪污多少钱构成追究刑事责任?公务员贪污多少开除公职?公务员贪污多少开除公职?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犯罪是否开除公职,不能简单地按多少数额而论,《公务员处分条例》第

  • 信用卡逾期三个月怎么办?银行信用卡逾期会坐牢吗?

    2022-01-18

    很多人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容易出现逾期的时候,那么对于信用卡逾期就是诈骗吗?信用卡逾期三个月怎么办?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就需要从法律的角度上进行了解,大家可以从本文的内容介绍来看。律科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用卡逾期三个月怎么办?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具体金额,逾期本金是否达到五万。一、如果逾期金额不到五万,那么一般最多只是民事起诉。二、如果逾期金额已经达到五万,则有一定

  • 信用卡预期会冻结财产吗?信用卡逾期几天会上征信吗?

    2022-01-18

    在现实生活中,信用卡逾期不还的人是非常多的。如果是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达到较大,经催告后仍然不偿还的,就有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民法典中信用卡逾期多长时间个人财产会被冻结?信用卡逾期几天会上征信吗?律科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信用卡预期会冻结财产吗?民法典对信用卡逾期多久个人财产会被冻结没有规定,但《民事诉讼法》规定,信用卡逾期后,银行要申请财产保全,法院才会冻结当事人财产,如果不申

  • 退役军人2年、5年、8年、12年补助标准2024【项目明细】

    退役军人2年、5年、8年、12年补助标准2024【项目明细】1 两年兵退伍补助标准部队一次性退役金:4500元 年,两年总计9000元。地方一次性退役金:4500元 年,两年总计9000元。义务兵优待金:11000元 年,两年总计约22000元。义务兵津贴:1100元 月,两年总计约25200元。退伍费用包括职业年金:约25945元。各类保险(养老、医保):约34968元。合计:约126114元。

  • 企业退休军转干补贴调整标准2024

    企业退休军转干补贴调整标准2024企业退休军转干补贴调整标准:1 原正师职职务(含相对应的专业技术等级和文职干部职务等级)每月补贴五百元。2 原副师职职务每月补贴四百五十元。3 原正团职职务每月补贴四百元。4 原副团职职务每月补贴三百六十元。5 原营职职务每月补贴三百二十元。6 原连、排职职务每月补贴三百元。对于企业退休军转干部补贴的标准,各省政策具有差异,具体补贴标准以当地政策为准。法律依据:《

  •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新政策2024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新政策2024男女双方都是城镇居民的独生子女家庭,在退休时可享受到每人5000元合计1万元的补助,双方均为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家庭在年满60岁后双方均可领到每年720元的补助,但是一方为农村户口一方为城镇户口的家庭则只能领到5000元补助。以上条件必须为父母双方年满60岁。有些地区对于独生子女父母,还出台了补助措施,如河南省规定给每个家庭每年补助960元养老,辽宁补助2000元,

  • 事务部、财政部对退役军人抚恤和生活补助2024规定

    民政部对退伍军优抚的规定20241、民政部、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再次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伤残人员、残疾抚恤金标准、城镇三属定期抚恤金标准、三红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10%,农村三属定期抚恤金与城镇三属实行统一标准;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480元,以上提标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2、带病回乡

  • 党费收取新标准2024计算公式

    党费收取新标准2024计算公式1、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 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2、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每月3000元(含)以下的按0 5%,3000-5000元(含)的按1%,5000-

  • 当兵2年、5年、8年、12年分别可以拿到多少补助?

    当兵2年、5年、8年、12年分别可以拿到多少补助?当兵2年的补助情况如果当兵仅有2年,那么显然就是只当了2年义务兵便退伍的情况,只统计义务兵拿到的奖励金与生活津贴即可。一般而言,如果是大学生义务兵,可以按照学历级别不同,获得2~5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金;此外,还有每年1 2万元的学费补助,以及3~10万元不等的家庭优待金。再考虑到每年4500元的退伍费、10万左右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以及每月100

  • 副处级、‌正处级、‌正厅级、‌‌正部级退休待遇标准2024年

    副处级干部退休待遇标准2024年‌副处级干部退休待遇标准存在地区差异,并且受到最新政策的影响。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副处级干部的退休待遇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一线发达城市的副处级公务员退休金较高,平均在8000元左右,甚至可能达到1 5万元;而在‌三四线城市,退休金平均在4000元到6000元左右;在偏远地区、城镇以及基层,退休金则相对较低,平均在2000元到

  • 退休人员党费缴纳最新标准2025

    退休人员党费缴纳最新标准20251、在职党员标准。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 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 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2、退休党员标准。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基数,5000元以下(含50

  • 医保报销新规定2024年最新政策

    医保报销新规定2024年最新政策2024年医保报销新规定如下:一、统一的医保报销比例。新规定实施后,医保报销比例将统一调整为80%,覆盖的项目主要有住院费用、门诊费用、药品费用等。二、增加住院报销项目。新规定实施后,医保机构将在住院报销项目中增加大型设备检查、医疗机构管理费用等内容,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就医权益。三、加大药品报销比例。为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权益,新的规定将在药品报销比例上加大,报销比